對接產業鏈項目11個、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問題5項、幫助解決重點項目建設問題10多項……作為鏈長制工作中的一員,來自長沙市工信局的胡浪梳理著自己和同事們一年來的成績單。一年前,胡浪被選派到湖南省長沙市新一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辦公室擔任副主任,目前剛剛結束在“鏈辦”掛職工作。
相鄰的江西省南昌市,今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沖擊。作為產業鏈“鏈長”的江西南昌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艷,面對疫情帶來的一個個問題,一次次連夜召集多部門負責人,商討有效的解決方案。江西南昌高新區的很多企業不僅沒有掉“鏈”,反而逆勢上揚,交出讓人振奮的答卷。
在國內外形勢復雜、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鏈長制成為地方政府穩鏈固鏈、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的有力手段,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鏈長制串起一條條產業鏈。
鏈長制應時而生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衡陽西渡高新區,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的數十棟廠房建設正在收尾,130多家已簽約的鐘表產業鏈企業將陸續入駐園區。
放在過去,這是難以想象的。10多年前,當地曾引入一家生產數控機床的企業,鈑金件、鑄造件等所有零部件幾乎都要從廣東運過來。這家“孤零零”的企業始終未能做大。
今昔對比,湖南衡陽西渡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勝利感嘆道,之前招商引資“放到籃子里的都是菜”,現在如果不是主導產業、不是主導產業鏈上的企業,基本不會引進。
產業較成熟、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較早意識到產業鏈的重要性,并主動求變。
時間撥回到2017年。湖南省省會城市長沙有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但本地配套率較低;部分新興產業發展較慢,未來產業鮮有布局;一些園區產業小而全、特色不明顯,長沙亟需找到一條產業突圍之路。
長沙市工信局投資規劃與合作處副處長朱理勁回憶說,當時國家已提出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長沙開始探索如何圍繞產業鏈來推進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工作。2017年9月,長沙市工信局牽頭,聯合重點園區和企業,著手研究推進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方案。
根據方案,長沙確立了22條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創造性地設立鏈長制,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總鏈長,明確一位市領導聯系一條產業鏈。同時,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機制:每個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鏈長定期外出招商和調研,每年對各條產業鏈的工作考核排名。
一次調度會上,各條產業鏈的排名結果被當場通報。會后,排名靠后的產業鏈鏈長趕緊給工信部門打電話,了解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做法,逼著‘鏈長’必須實打實地抓工作。”朱理勁說。
鏈長制起初是個別地區的先行探索,隨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加速了鏈長制的推廣。對各地而言,確保產業鏈的安全、穩定、暢通,不是選做題,而成了必答題。
2019年,浙江在全省范圍推行鏈長制,提出各個開發區確定一條產業鏈并實行鏈長制試點,由開發區所在地市縣的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鏈長,做好一個產業鏈發展規劃、一套產業鏈發展支持政策等“九個一”機制,從而推進形成區域特色產業。這被認為是依托浙江“塊狀經濟”的制度演變。
2020年以來,江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份以及深圳、寧波、合肥等城市,因地制宜推行鏈長制。比如,山東建立了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業鏈聯盟合作、產學研協同推進、要素保障服務等四大機制,還啟動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江西11名省領導擔任14個產業鏈的鏈長,把紓困解難作為鏈長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堅持一鏈一策、一企一策,既統籌解決共性問題,又精準解決關鍵難題。
梳理各地鏈長制工作,可以看出共性特點:
黨委政府部門或者行業協會負責人擔任鏈長,發揮高位推動、統籌協調、促進督辦的作用。
龍頭企業作為鏈主,發揮對于產業鏈上下游的帶動作用。
政府部門圍繞“延鏈、補鏈、強鏈”對產業鏈進行系統梳理,使得招商引資、投資規劃等工作更具針對性。
如今,鏈長制還在不斷進化中。比如,產業鏈范圍由原來的二產拓展到種業、物流、文創等一產、三產;工作內容由側重于招商引資延伸到項目建設、企業培育、平臺引進;工作機制方面,多地提出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價值鏈“五鏈融合”。
湖南省工信廳總工程師黃學工認為,以鏈長制為代表的產業鏈推進機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瞄準優勢產業鏈及上下游相關企業,做到上下同心,政策支持有重點、可持續;企業發展快成長、高效率。
產業生態深刻變革
鏈長制全面鋪開,催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加速推進,產業生態發生深刻變革。這種變革既體現在價值觀上,也體現在方法論上。
——在這個生態中,政府部門、協會、平臺等各方紛紛賦能,優化產業鏈的土壤更肥沃了。
營造優良的產業生態環境,是湖南長沙推動產業鏈建設的“看家法寶”。鏈長制高位推動下,長沙融合和統籌各種力量,市級領導、經濟部門、選派干部、高等院校、行業協會齊參與,鏈長牽總、會長搭臺、校長支撐、行長幫扶“四長聯動”,各方都有了“產業鏈思維”。
朱理勁認為,商務部門出臺招商政策、發改部門制定項目投資規劃、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無不在研究產業鏈。在“鏈辦”掛職的數百名干部,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后,把產業鏈思維也帶了回去,有助于優化整個營商環境。
與此同時,各種協會、平臺、聯盟涌現,成為串起產業鏈的重要紐帶。山東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是服務信創、高端軟件等產業的公共平臺,2019年成立以來成果轉化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已達15億元。正如山東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綜合事務部經理熊久鵬所說,一種如同“熱帶雨林”般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已經初具雛形。
——在這個生態中,既有龍頭企業“枝繁葉茂”,又有中小微企業“綠草如茵”。
去年下半年,胡浪前往新一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一家中小企業調研時,企業負責人反映,由于缺乏固定資產,無法獲得抵押貸款。
過了兩天,胡浪帶著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最終,這家企業獲得了5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解了燃眉之急。今年,這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件“涉小”之事,讓胡浪感觸很深。他說,有了鏈長制,中小企業遇到困難,可以反映給“鏈辦”并直達鏈長,更容易享受到扶持政策。
據悉,近兩年,不少銀行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連成整體的網鏈結構,與優質核心企業深化合作的同時,用金融活水“灌溉”中小企業。
——在這個生態中,產業鏈的協同效應不斷增強,“創新之花”開放愈加頻繁。
不久前,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發布的一款碳纖維臂架泵車讓人眼前一亮。碳纖維用于受力狀態復雜多變的臂架,單節長度達到14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聯重科副總裁兼總工程師付玲說,作為鏈主企業,中聯重科從設計、制造、工藝、成本等方面提出需求,與國內的碳纖維廠家聯合研發,最終實現產品的國產化。
如今,像中聯重科這樣的產業鏈協同創新蔚然成風。業內人士指出,鏈長制成為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協同發展的重要手段。
江西省在鏈長制的推動下,有關部門和企業一方面整合分散資源,由龍頭企業或高校牽頭組建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另一方面對接“大院大所”,吸引“中字頭”“國字頭”高端研發等創新要素落地。
協同創新產生了放大效應。江西省鷹潭市工信局局長高華說,過去鷹潭只有四五家企業生產超細銅線,近年來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開展線徑0.03毫米以下的超細銅線研發,產業規模從10億元量級躍升到100億元量級。
更深入地把握市場規律
當前,鏈長制已然成為經濟領域的一個熱概念,更好地發揮這一制度的正向作用,還有賴于更深刻地把握市場規律。
一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原則。
有的政府部門做產業鏈情況分析時,沒有完全從企業和市場的角度出發,聯系實際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和產業鏈深度捆綁,有可能加大投資“風口”項目風險。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振認為,鏈長制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政府部門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對產業的支持和服務宜做到精準、科學,著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產業鏈相關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二是增加產業鏈謀劃的全局視野。
有的地方片面強調產業鏈本地配套率,或者采取“市場換產業”等模式,有可能產生重復建設。湖南華倫博邦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庭認為,產業鏈不是一個地方的鏈條,應當從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布局著眼,強化自身比較優勢。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各地要用更加開放的格局,形成良性的區域競合關系。
三是短期與長遠的關系。
以長時間維度看,產業鏈做大做強跟宏觀形勢、區域經濟、行業周期、龍頭企業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孫庭等業內人士認為,推進產業鏈要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在很多地區,產業的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等還存在薄弱環節,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將更多精力放在補足產業鏈,升級做強“底座”,都需要鏈長制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