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其中一項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就是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
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化系統工程建設的“心臟”,正在國計民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機房的環境條件是影響計算機主機及各種通訊設備長期可靠運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率和壽命。同時,計算機機房又是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和監控的場所,如何既滿足計算機機房內設備的運行環境又考慮工作人員工作環境的舒適性,即以人為本、人機并重理論是現代計算機機房設計的基本理念。
本次數據中心機房建設是XXXXXXX信息中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關鍵工作。但機房又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總體設計內容息息相關,只有通過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整體設計,才能實現機房的合理設計,充分滿足XXXXXXX信息中心不斷發展的需求。
針對以上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結合我們多年機房建設經驗,我們對本機房建設進行了充分、詳盡的論證,著重于安全性,可擴展性及以上各業務開展的可實施性。同時,亦考慮到本機房將來作為XXXXXXX信息中心的核心地位,在配置上,保證了業務的可擴充性。
為了將機房建設成為一個具有智能化數據處理中心,設計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
機房工程包含了裝飾、電氣、暖通、環境監控等多個專業,在設計時應整體考慮,統一規劃,相互協調配合,使機房工程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
(2)適用性原則
機房的設計標準要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滿足各類計算機及輔助設備的運行工作環境要求,滿足期貨交易所對計算機系統安全、穩定、不間斷運行的高性能要求。同時,適當滿足發展業務的要求。
(3)可靠性原則
各系統應采用高可靠性設計標準,以保證計算機系統全年每天24小時連續穩定不間斷的工作。供電系統的設計要達到系統全年運行故障率小于十萬分之一的標準。空調系統的設計要滿足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的工作溫、濕度要求,以及空氣潔凈度和降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4)安全性原則
應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實可靠的安全手段來保障計算機機房用戶運行系統基礎環境的安全。從建筑安全性、區域邏輯管理安全性、運行管理安全性、通訊系統管理安全性、配套基礎設施安全性等各個方面進行設計。
(5)先進性與經濟性相結合原則
系統應采用國際先進技術,構建合理的適當超前的技術體系架構,用以確保較長時期的技術領先地位。同時又要兼顧投資的合理性,以及系統建成后的運行和維護成本的經濟性。
(6)靈活性和擴展性原則
本數據處理中心機房建筑平面和空間的布局應當具有適當的靈活性,各樓層的機房應進行合理的面積分割,按業務發展程度分步投入使用,機房精密空調的數量應根據需要分步配置。機房內的隔斷墻結構應便于拆裝,既能相對獨立分割使用,又能適應擴容組合和面積擴充,各子系統也應適應這種變化,符合自身和客戶的要求。
(7)總體集成性原則
計算機機房工程是一個整體工程,但同時各系統又具有相對的對立性,系統設計時應借助現代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構建一個智能化的機房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為數據處理中心計算機房群的集成管理提供良好的控制平臺。